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經濟 通信科技

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機制揭開

2016-03-18 10:1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機制揭開英國利茲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首次觀察到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如何附著于細胞并傳播病毒感染。這項發表在《應用化學》雜志

原標題: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機制揭開

英國利茲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首次觀察到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如何附著于細胞并傳播病毒感染。這項發表在《應用化學》雜志上的最新成果有望為治療這些疾病提供新的方法:阻斷病毒與細胞之間的互動,而不是消滅病原體。

據利茲大學官網報道,研究論文主要作者、阿斯特伯里結構分子生物學中心的袁國(音譯)博士說,到目前為止,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是如何附著于細胞的,對化學家們來說還是一個“黑匣子”,雖然科學家知道病毒在和健康細胞互動,但它們通過何種方式綁定在一起仍然是個謎。

為此,研究人員用被稱為“量子點”的納米級晶體(大小約百萬分之一毫米),模仿病毒的形狀,作為病毒的“替身”進行實驗。量子點是熒光晶體,其發出的光的顏色取決于晶體的大小,這種屬性讓量子點被應用于新一代電視機制造,或者作為先進熒光探針用于生物分子和細胞成像。

為了讓量子點能夠綁定細胞,必須先為它們裹上“糖衣”。論文共同作者、阿斯特伯里結構分子生物學中心的布魯斯·特恩布爾博士說,人體所有的細胞都穿著“糖衣”,它們通過綁定這些糖分的蛋白質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病毒也通過蛋白質和糖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附著到健康細胞的表面,他們希望弄清楚是什么因素控制著這個綁定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兩種與細胞表面糖分相互作用的蛋白質——DC-SIGN和DC-SIGNR,通過不同的方式與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表面糖分綁定,導致病毒傳播,而在此前,這兩種蛋白質像擁有不同個性的雙胞胎一樣,幾乎難以區分。這項研究將有助于最終開發出一系列旨在針對特定病毒綁定的抑制劑。(記者 陳丹)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六枝特区| 台北县| 丰县| 马龙县| 岳阳市| 吴桥县| 塔河县| 泸州市| 中山市| 图木舒克市| 汝南县| 资兴市| 历史| 长治县| 涿鹿县| 四子王旗| 建昌县| 行唐县| 河西区| 琼结县| 桦甸市| 桂林市| 滨海县| 惠水县| 南皮县| 成武县| 万全县| 巫山县| 特克斯县| 仙居县| 武汉市| 日喀则市| 安泽县| 新绛县| 洪洞县| 杭锦后旗| 青浦区| 盘锦市| 贡山|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