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村黨支部 引領村民“拔窮根”
摘要:記者 陳 司上蔡縣五龍鎮老李村是一個經濟窮村,然而,日前,記者走進這個村時,展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一番經濟蓬勃發展、各項建設齊頭并進的新景象。今年,該村新建了小游園
記者 陳 司
上蔡縣五龍鎮老李村是一個經濟窮村,然而,日前,記者走進這個村時,展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一番經濟蓬勃發展、各項建設齊頭并進的新景象。今年,該村新建了小游園,安裝配備了體育健身器材,村頭廢舊坑塘整治一新,村民文化廣場也于近期建成。
“老李村能有今天,俺老百姓能過上舒坦日子,這多虧了村里有一個團結干事的黨支部!”該村一位70多歲的老黨員如是評價。
老李村距離上蔡縣城東12公里,全村有6個自然村1008戶4320人,耕地6216畝。其中,有黨員58人,村“兩委”班子干部7人。2008年,在村“兩委”班子換屆中,邱建新光榮當選村兩委班子“一把手”。
“既然全村黨員和群眾信任我,我就要和村‘兩委’班子一起,帶領鄉親們干出個樣來,讓老李村成為人人羨慕的富裕文明村。”邱建新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去年以來,該村“兩委”班子把貧困戶脫貧致富作為全村的頭等大事來抓。通過逐家逐戶走訪座談,了解他們各自的家庭實際、致貧原因、想法和需求,在此基礎上制定精準幫扶措施。
市河道管理局派駐老李村的“第一書記”楊斌生告訴記者,通過精準識別,全村共有66戶貧困戶231名貧困人口,其中因觀念陳舊、沒有致富路子的有9戶24人,因缺少勞動力致貧的有13戶44人,因學生上學致貧的有18戶70人,因病致貧的有26戶93人。
針對不同的情況,楊斌生、邱建新帶領村“兩委”班子,因人因戶施策,采取了差異化的幫扶辦法。老李村現在以果蔬種植和板材加工為主導產業,全村已發展溫棚蔬菜500多畝。在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過程中,該村充分借助這一產業優勢,不斷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同時,積極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到蔬菜基地、板材廠和附近的久久糧食產業聯合體打工,多渠道增加他們的勞務收入。此外,村黨支部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改善老李村基礎設施,并邀請相關專家為村民進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全方位幫助村民拓寬致富路。
該村村民李挖斗因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妻子又是精神病患者,長期服藥導致經濟困難。為幫助李挖斗渡過難關,村“兩委”班子積極為他爭取項目資金。現在,李挖斗已發展了五六座果蔬大棚,種植的甜瓜、辣椒、豆角等蔬菜供不應求,效益可觀。前段時間,因為天氣原因,原本竹子搭建的大棚不經風雨被刮壞了,村里就趕緊為他送來了鋼管進行加固。
該村村民張海旺是個黨員,在他創辦的聚鑫板業,記者遇到正在這里干活的張海裝、劉桂梅等村民。他們爭相告訴記者,他們是本村的貧困戶,在村黨支部的牽線搭橋下,他們到這里務工,一天能掙四五十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有村黨支部做靠山,我們就有信心摘掉窮帽子,拔掉窮根子,過上不愁吃不愁穿開心快樂的好日子。”貧困戶張菊不無感慨地說。
采訪結束時,邱建新給記者展示了村里的精準扶貧清單:按照中央“五個一批”的要求,截至目前,全村66戶貧困戶231名貧困人口,通過勞動力轉移就業扶持貧困戶12戶40人;通過扶持生產發展扶持貧困戶19戶70人;通過易地搬遷安置貧苦戶34戶125人;通過“低保兜底”扶持貧困戶13戶33人;通過醫療救助扶持貧困戶8戶29人。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