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面世
摘要:原標題: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面世 “這是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量身打造的世界首列虛擬軌道列車。它雖然是馬路上的巨無霸,卻是個靈活的‘胖子’。”
“這是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量身打造的世界首列虛擬軌道列車。它雖然是馬路上的巨無霸,卻是個靈活的‘胖子’。”6月2日的湖南株洲,中車株洲所總工程師、智軌列車項目組組長馮江華在一輛長度超31米的綠色“膠輪”列車前說。
智能軌道快運系統(ART),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創(chuàng)。這是一種采用虛擬軌跡跟隨、高效電傳動技術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也是現代有軌列車的一種全新技術形式。其無需建設真實軌道,因而具備建設周期短、基礎設施投資小、調配靈活的特點,是可兼顧運能與成本的新型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解決方案。
此次亮相的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是該ART系統的運載工具——一種創(chuàng)新型現代城市低地板電車。列車為3節(jié)編組,長31.64米,寬2.65米,高3.4米,最大載客人數307人,最高運行速度70公里/時。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該車采用了膠輪承載,取代傳統鋼輪鋼軌,無需鋪設專有軌道。馮江華介紹,通過公司自主研發(fā)的軌跡跟隨控制技術智能導向,同時依靠特定信號控制技術對列車在虛擬軌道的行進進行約束,列車的安全性能進一步提高。
別看列車體形大,卻十分靈活。整列車轉彎半徑與普通公交車相當,且比公交車的通道寬度更小。據了解,該列車最小轉彎半徑為15米。當列車在轉彎半徑15米的彎道上運行時,12米大巴的通道寬度為5.8米,而智能軌道快運列車為3.83米,因此可在大多數城市道路上通行。同時,智軌列車采用類似高鐵的雙車頭設計,省去調頭麻煩。
列車采用高鐵柔性編組模式,可根據客流變化調節(jié)運力,可調整為5節(jié)編組等,能有效解決普通公交車載客量小的缺陷。
該列車還極為“經濟”。馮江華算了筆賬。目前,我國地鐵造價約4億元—7億元/公里,現代有軌電車線路造價約1.5億元—2億元/公里。該智軌列車在與現代有軌電車運力相同的情況下,只需簡單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整體線路投資約為現代有軌電車的1/5。智能軌道快運列車使用壽命可達25年,是新能源公交車壽命的3—4倍。同時,一條運行線的建設周期僅需一年。“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建設一條10公里線路,智軌列車至少可節(jié)省10億元以上。它就是為整治‘城市病’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
同日,株洲市政府宣布,將為該款智軌列車量身定做全國首條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示范線路。據規(guī)劃,該示范線有望在明年投入商業(yè)運營。(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劉亞鵬 胡小亮)
(責編:賀迎春、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