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與《經史百家雜鈔》
摘要:在清代,在曾國藩之前,社會上已經流行著兩部很有名的古文選本,一部是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纂的《古文觀止》,一部是乾隆年間姚鼐編纂的《古文辭類纂》。這兩部書,各
在清代,在曾國藩之前,社會上已經流行著兩部很有名的古文選本,一部是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纂的《古文觀止》,一部是乾隆年間姚鼐編纂的《古文辭類纂》。這兩部書,各有其優長,影響也都很大。但在許多方面,卻比不上《經史百家雜鈔》。
《經史百家雜鈔》一書,是從清末到民國,在社會上流傳很廣、影響較大、繼姚鼐《古文辭類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選讀本。它的編纂者是曾國藩。曾國藩(1811~1872年),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后世稱“曾文正”。
《古文觀止》,可以說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古文選本,但所選文章偏重文彩,偏重通俗,缺少一種學術的厚重和大文化的廣博。《經史百家雜鈔》在網羅文獻的廣博上和選文思想的學術底蘊上,無疑都是超過了《古文觀止》的,而所選許多文章的可讀性和觀賞性,也并不亞于《古文觀止》。“觀止”者,觀此為止也,其他不必看也。
《經史百家雜鈔》,可以說就是曾國藩編纂的一部“古文觀止”。《經史百家雜鈔》,也可以叫作《曾氏古文觀止》。
曾氏注重經濟、歸宿于經濟的治學精神,表現了當時的時代要求。其所選文章多為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選擇精當,內容豐富,范圍廣泛,體裁兼備,故可作為研讀經、史、哲學等方面的基礎讀物,各種文體的示范讀物,還可作為中國文學史的對照資料,加以參考。
毛澤東對《經史百家雜鈔》的這一優點評價很高,他在給蕭子升的信中說:“國學者,統道與文也。姚氏《類纂》畸于文,曾書則二者兼之,所以可貴也。”毛澤東認為,國學的內容,包括“道”與“文”兩個方面,但《古文辭類纂》只包含了“文”這一方面,而《經史百家雜鈔》則二者兼之,所以《經史百家雜鈔》很可貴。
(新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