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與《閱微草堂筆記》
摘要:中國神鬼小說的集大成者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大多數人不知道還有一本書與其齊名,與《聊齋志異》相比毫不遜色的神鬼小說集,那就是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這是一本怎
中國神鬼小說的集大成者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大多數人不知道還有一本書與其齊名,與《聊齋志異》相比毫不遜色的神鬼小說集,那就是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說紀昀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說紀曉嵐,恐怕沒人不知道,其實就是紀。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閱微草堂筆記》創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終于嘉慶三年(1789年~1798年),按照紀昀年譜歲在66歲到76歲之間,歷時大約10年完成。作為一名從一品(副國級)的官員,紀昀竟然寫了一本 “粗俗不堪”的書,確實有些匪夷所思。動機何在?有一句話似乎給出了答案愛新覺羅·舒坤《批本<隨園詩話>》載“曉嵐少年紈绔,無惡不作,嘗考四等,為乃父所逐出。中年狡猾,為和紳文字走狗。所著《閱微草堂》諸種,大抵懺悔平生,懼有報應。”紀曉嵐本人亦說,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至可畏者莫若人,鬼何畏焉? 我們可以明白一二。
《閱微草堂筆記》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后流傳的鄉野怪譚,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地域上,涵蓋的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滇黔等地。
中國文學發展到清代,所有寫作模式已經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說到清代已經形成完備的發展體系,紀昀吸收前人的經驗,并開辟新模式,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該書有意模仿宋代筆記小說質樸簡淡的文風,曾在歷史上一時享有同《紅樓夢》、《聊齋志異》并行海內的盛譽。全書內容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但也講述民間奇事,意在勸善懲惡,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新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