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絲”牽掛在震澤
摘要:“太湖湖水連天闊,中有靈區號震澤。”震澤,據吳根越角為基,因蠶桑貿易而盛。前唐開埠,南宋設鎮,96平方公里的豐饒水土上,至今仍完好保留著3.5萬平方米的明清
“太湖湖水連天闊,中有靈區號震澤。”震澤,據吳根越角為基,因蠶桑貿易而盛。前唐開埠,南宋設鎮,96平方公里的豐饒水土上,至今仍完好保留著3.5萬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漫步其間,俯拾皆是古鎮先賢留下的風光勝跡。
早在5000多年前,在太湖流域的這片土地上,就有人群居于此。幾千年的時光沉淀,讓在碧水之畔的震澤古鎮愈久愈彌香。一磚一瓦,邊邊角角,都有著它的故事。
“震澤,以太湖舊稱名之,由來富庶,里人多以養蠶為業……”
翻閱歷史資料,震澤的掌故一出接著一出。震澤有“中國絲綢之鄉”的美譽,民國初年。震澤有23家絲行,全盛時達47家.震澤絲業公會為便于業內子弟就學,于1912年籌建絲業小學,開吳江行業辦學之先河。
“桑柘含疏煙,處處倚蠶泊”,這兩句生動描繪了一千多年前吳江震澤農戶栽桑育蠶、繅絲織綢的蠶事活動。
“中國蠶絲之鄉”震澤的蠶絲文化底蘊深厚,可以從唐代說起,那時候人們就開始種桑養蠶。近幾十年來,震澤蠶絲企業更是不斷推陳出新,積累著口碑和名聲,以鮮亮過硬的品質,做出響當當的太湖雪、慈云、絲立方、山水、輯里等品牌。
徜徉在震澤古鎮,體會這份綢韻之外的美好,一絲一步皆是情。透過震澤絲綢,時光都裊如輕煙。誰也不知道是哪次回眸,震澤留在了你心里,那一絲牽掛,讓你戀戀又念念。
這一絲牽掛,是震澤的小橋流水
古塔、古橋和古寺,構成蠶絲之鄉震澤的經典畫面。千年古鎮震澤,一方蠶絲交織的水土,像是一幅靈秀綺麗的畫卷。
你來震澤,定然是要推薦你泛舟游了。一葉扁舟慢搖,漣漪輕漾,千年時光與你只隔著一條河,猶如談了一場戀愛,心思柔軟到極致。古橋古寺古塔,倒映在水面,流光溢彩,與你邂逅在生活每一個細節。
你來震澤,還要推薦你去寶塔街走一走,體驗和感受蠶絲之鄉的生活一面。傳統理發店、美食鋪子、茶館、咖啡館,情融詩畫,就在每一個瞬間;蠶絲之鄉震澤的極致魅力,就在每一次靈動演繹。
你來震澤,定然也要推薦你去文昌閣、師儉堂、慈云禪寺等景點看看。體會古樸典雅的震澤另一面,有歲月靜好之意,更有文脈源遠流長的書卷氣息。
這一絲牽掛,是震澤的舌尖滋味
這一絲牽掛,應該還是震澤的舌尖滋味。多少年來,無論你來多少次,無論你品嘗過幾回,對震澤味道始終是如一熱愛。
震澤的黑豆腐干,那綿軟而富有嚼勁、硬香卻不失柔美、咸鮮而略帶甜美的滋味,你又會想起什么?震澤的四碗茶,水潽蛋茶、風枵茶、熏豆茶、清綠茶,細細回味,你又會憶起什么?
海棠糕、小餛飩、繞繞糖……舌尖震澤的滋味可以是很多。每一種味道,似乎都有一份獨有的清香,一份獨家記憶。就是這些味道,震澤的原色老街,我們偏能走出個歲月夢回的美好。
震澤的景,是一首首訴說不完的美麗“鄉思”
一景一物,皆蘊含著震澤人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莊重典雅又有一份耐人尋味的別樣趣味。
身著蠶絲旗袍,素手表演茶藝……在“中國絲綢小鎮——震澤”上海虹橋站文化展廳,這位美麗的小姐姐,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喝一杯茶,口鼻生香,身在鬧市,心仿佛已至小鎮幽巷……
走進展廳,隨處可見震澤絲綢之美。此次展覽共分為“蠶桑·故里”、“蠶桑·記憶”、“蠶桑·精粹”等六個版塊,運用圖文、實物、多媒體觸摸屏等多種方式,生動介紹了震澤古鎮的蠶桑歷史、絲綢文化、景點名勝及農家美食。
“在這里,我看到了我們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絲綢就是鄉愁。”來自北京的陳先生祖籍就是江蘇震澤,他說,現在家里蓋的蠶絲被、用的絲綢產品都產自震澤一帶,作為震澤人我很驕傲,希望震澤明天更美好。
身著淡雅旗袍,手撐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你是否同戴望舒一般,盼望著丁香一樣的姑娘。或許,她就在震澤,等你。 (田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