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鄉村的省勞模
摘要:為實現機械化作業,彭治合又牽頭成立了汝南縣唯一一家省級示范社——彭營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各類大型農業機械40多臺和農機手80多人。彭治合致富不忘鄉親,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輻射帶動50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張紅衛
前不久,在河南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一位小鄉村的農民被評為省勞動模范,他就是汝南縣板店鄉大地種植專業合作社、彭營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治合。
彭治合不僅是位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還是一位為群眾帶來新種植觀念和種植模式、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的村黨支部書記。近10年來,他風里來雨里去,緊跟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積極創辦家庭農場和農業專業合作社,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科技,積極引進新品種,帶領群眾走上規模種植致富路。
“彭治合是一個行動勝于言語的人。在工作中,他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是一只從雞窩里飛出的‘金鳳凰’。”板店鄉黨委書記王留印曾這樣評價。2009年,彭治合看到很多人外出打工,田地荒得嚴重,就萌生了承包耕地發展特色產業的想法,并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于是,他與8戶農戶簽訂了50畝的租賃合同,于當年10月在汝南縣打響了規模種植的第一槍。由于精耕細作和管理有方,第二年糧食生產獲得了好收成。2011年,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后,流轉土地面積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從當初的50畝增加到2300多畝。
為實現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夢想,彭治合帶頭成立了家庭農場,將零星分散的土地集中規模經營。在流轉土地過程中,彭治合對要求繼續從事種植的農戶,采取互換土地的辦法滿足群眾生產需要。對愿意流轉土地的農戶除每畝每年支付流轉承包費500元外,還安排他們到農場打工。2013年11月,彭治合在縣工商局注冊了“板店鄉大地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后與河南省駐研種業、汝南天中種業公司簽訂合同,把合作社建成優質小麥糧種繁育基地,精心培育小麥品種“7698”,該品種現已在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推廣。他還與茅臺酒廠、金門酒廠簽訂紅高粱種植合同,種植紅高粱2000多畝;與河南明程科技開發公司合作種植小米1300畝;與安徽中藥材購銷公司聯合種植中藥材白花舌草1000多畝。為實現機械化作業,彭治合又牽頭成立了汝南縣唯一一家省級示范社——彭營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各類大型農業機械40多臺和農機手80多人。
彭治合致富不忘鄉親,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輻射帶動50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目前,板店鄉有占地面積在300畝以上的合作社15家,小麥良種繁育面積已突破一萬畝,特色農業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重要門路,全鄉農業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實現了農民增收。⑧2
責任編輯:崔艷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