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五千年文明的良渚遺址入遺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5處位居世界第一
摘要: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沈陽說,這次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證明了中國致力于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的決心,這也是推動“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飛保護地保護的契機,中方期待該路線其他保護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發掘中的良渚古城遺址(2011年3月9日攝)。
鳥兒在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休憩.
當地時間2019年7月6日10時42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根據世界遺產第3、4條標準,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并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杰出貢獻;此外,城址的格局與功能性分區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臺地上的居住遺址分布特征,都高度體現了該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
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國以及該地區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認同、社會政治組織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證據,同時揭示了從小規模新石器時代社會向具有等級制度、禮儀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藝的大型綜合政治單元的過渡,代表了中國在5000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遺址真實地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稻作文明的發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遺址作為新石器時期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
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流域天目山東麓河網縱橫的平原地帶,是太湖流域一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世界遺產申報范圍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遺產區和99.8平方公里的緩沖區,其中遺產區由瑤山片區、城址片區、谷口高壩片區和平原低壩—山前長堤片區四部分組成;遺產構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分等級同時期的墓地(含祭壇)等,同時一系列以象征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為其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于6月30日至7月10日在阿塞拜疆首都、世界遺產地巴庫召開。共有來自135個國家的近2500名代表出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長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擔任會議主席。會議共審議各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35項,其中文化遺產28項、自然遺產2項、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5項。
此前,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提名項目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經會議審議,已順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7月5日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
當天,世界遺產委員會高度肯定了該項目具有的“突出普遍價值”和中國政府采取的保護措施,一致同意將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沈陽說,這次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證明了中國致力于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的決心,這也是推動“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飛保護地保護的契機,中方期待該路線其他保護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周志華說,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但是榮譽,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中方將一如既往地按照公約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要求,通過科學規劃、嚴格保護、綜合管理,保護好、管理好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這一大自然給予全人類的禮物。
江蘇省鹽城市市長曹路寶表示,中國黃(渤)海濕地是全球典型的潮間帶濕地,這一區域的突出普遍價值在本次會議上得到了認可,更加堅定了當地政府推動濕地保護管理的信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點。第一期項目所在的江蘇鹽城黃海濕地有超過680種脊椎動物和500多種無脊椎動物,其中包括415種鳥類,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和越冬地。
該區域為23種具有國際重要性的鳥類提供棲息地,支撐了17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物種的生存,包括1種極危物種、5種瀕危物種、5種易危物種。同時,這里還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遷徙候鳥勺嘴鷸、小青腳鷸的存活依賴地,也是中國丹頂鶴的最大越冬地。(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