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冤近27年獲無罪 張玉環申請2234萬余元國家賠償
摘要:此外,張玉環還要求賠償義務機關即江西高院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江西日報》、新華網、新浪網等媒體上公開向賠償請求人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錯判帶來的負面影響。申請以日均工資的三倍計算人身自由賠償金
9月2日上午,蒙冤近27年后無罪獲釋的張玉環在其國家賠償案代理律師程廣鑫、羅金壽及家人的陪同下,向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江西高院”)提交了國家賠償申請。
該賠償申請主要內容包括五項:賠償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10171564.5元;賠償侵犯健康權賠償金和后續治療費100萬元;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0171564.5元;伸冤費用支出100萬元,各項共計人民幣22343129元。
此外,張玉環還要求賠償義務機關即江西高院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江西日報》、新華網、新浪網等媒體上公開向賠償請求人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錯判帶來的負面影響。
申請以日均工資的三倍計算人身自由賠償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男童張振榮和張振偉被人殺害,鄰人張玉環被警方定為嫌兇。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審判決認定張玉環用手卡、繩勒、棍打的方式將鄰居家兩男孩殺害并拋尸水庫,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因不服判決,張玉環提出上訴。1995年3月30日,江西高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2001年11月7日,南昌中院重審判決再次認定該案“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作出了和原一審判決相同結果的判決。
張玉環仍然不服,再次提出上訴。2001年11月28日,江西高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入獄后,張玉環堅持喊冤。直至今年8月4日,江西高院對此案再審宣判,最終宣告張玉環無罪。
律師程廣鑫告訴澎湃新聞,自1993年10月27日被收押,至2020年8月4日改判無罪,張玉環共失去自由9778天,在被關押期間,他每時每刻都被限制人身自由,三倍于社會普通成員每日8小時的法定勞動時間,若以日均工資的一倍計算人身自由賠償金,明顯不合理。程廣鑫認為,國家賠償應與自由的價值屬性相匹配,賠償標準上應遵循“就高”原則。
張玉環在國家賠償申請書中寫道:“無人愿意用27年的自由換取五百萬或一千萬的賠償,太低的賠償金不能體現正義的價值,無法撫慰冤獄所造成的創傷,不利于防范冤案的再次發生,因此請求按照國家日賠償金標準的三倍進行賠償。”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5月18日,最高法曾下發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辦理自身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案件時,執行最新的日賠償標準346.75元。依照此標準和張玉環請求的三倍賠償,張玉環主張的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為10171564.5元。
要求100%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比例
除失去人身自由外,近27年的牢獄生涯也吞噬了張玉環的健康。被帶走前,他正值壯年,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無罪之后,張玉環稱在刑警隊遭受嚴酷的刑訊逼供,至今雙手、大腿上還有當初被吊打、狼狗撕咬留下的傷疤,審訊的場景也時常像噩夢般出現在眼前。因長時間羈押佩戴戒具,他的右腳已嚴重變形,后續仍需要矯正治療。因此,他向江西高院請求賠償侵犯健康權賠償金和后續治療費100萬元。
此外,賠償申請中另有100萬元的伸冤費用支出,涵蓋了多年來張玉環近親屬為他數次前往北京、南昌等地反映情況、申訴控告而產生的交通費、通訊費和誤工費。
在賠償申請中,另一筆高額的賠償項目為精神損害撫慰金。
程廣鑫認為,張玉環作為目前已知的失去自由時間最長的冤案當事人,錯案對他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和難以彌補的精神損害:近27年無法侍奉母親,妻子病重改嫁,無奈錯過孩子們的成長,無法彌補人父之責。在被宣告無罪前,張玉環先后經歷四次審判,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人生最美好的27年卻因一場冤獄在高墻中度過,此種人生的災難,盡人皆知。”
張玉環也在國家賠償申請書中寫道,拿到無罪判決后,自己仍然生活在無邊的恐懼、遺憾之中,每日噩夢交替。平反至今,當年的辦案人員未被追責,精神損害未得到任何形式的彌補。因此,要求江西高院支付以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一倍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即10171564.5元。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近年多個同類國家賠償案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比例都突破了最高法此前規定的35%上限,如:涉嫌故意殺人罪被羈押9217天的劉忠林,2018年4月改判無罪后獲得國家賠償460萬元,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和人身自由賠償金比例為75%。無獨有偶,涉嫌故意殺人罪被羈押8452天后無罪獲釋的金哲紅,2019年獲得了468萬元國家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和人身自由賠償金比例也為75%。
程廣鑫表示,遲到27年的無罪判決,對張玉環來說,只是回歸本正常生活的起點。身陷囹圄多年,一朝自由,亟待修復的不僅是廢棄的舊屋、缺失的親情以及對全新世界的認知,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和充足的物質基礎來恢復萎縮的社會勞動能力、撫平內心所遭受的創傷,“希望在無辜蒙冤27年無罪重生后,張玉環的生活過得不再坎坷。”
記者 衛佳銘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