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建些醫院和學校
多建些醫院和學校
□ 石新宇
近日,駐馬店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第七人民醫院)開工興建,駐馬店實驗小學(西校區)落成啟用。在解決人民群眾就醫、適齡兒童入學方面,我市又邁出了新步伐。
長期以來,看病貴、入學難是困擾人民群眾的兩個問題。事實上,看病貴也包含看病難,隨便到一家好點的醫院去看看,到處是排隊的人,排隊候診、排隊拍片、排隊交費……住院部的走廊里也滿是躺著病人的床位。有名氣的中小學一到入學季,校長就會玩“失蹤”,要求入學的太多,哪里有那么多教室和座位?想來上學,校方既要看戶口簿又要查房產證,同時還要家訪——你說你在這個小區住,我來看看是真是假。
出現這些現象,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醫院、學校數量不足,二是醫護力量、師資力量不平衡。
近年來,我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需要就醫、入學的人也連年增多。醫院、學校(特別是中小學)的數量和規模必須與這種“增”等比例變化,才能滿足社會需求,而滿足社會需求是醫院、學校的應盡之責。市委、市政府始終密切關注民生,致力醫療、教育事業發展,這些年來我市醫院、學校的數量一直在增加,規模也一直在擴大。由于我市的城市建設還在闊步向前,在今后很長一個時期,城市人口還會持續增加,因此,繼續增加醫院、學校的數量,擴大其規模是必然的選擇,也是必須做好的事情。
當然,在增加醫院、學校數量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醫護力量、師資力量的平衡。一些醫院、學校門庭若市“顧客”盈門,也有一些門前冷落車馬稀。這是醫護力量、師資力量不平衡導致的,無論就醫還是入學,大家都奔著名醫院名醫生、名學校名教師去的。適當調整醫護力量、師資力量,讓每家醫院、每所學校都有人光顧,也是解決看病難、入學難的有效措施。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