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國際農都 氣勢如虹
摘要:駐馬店借助連續24年成功舉辦中國農加工投洽會東風,催生了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標準,著力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國內一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國家“三鏈同構”的示范園區和國家農業對外合作開放的重要平臺。
楊曉東 劉華山 祁道鵬 王琦 張遙駝 弓華靜/攝影
駐馬店國際會展中心大氣磅礴。
駐馬店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黃淮平原沃野千里。
中國農加工投洽會蜚聲中外。
即將投產運行的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項目。
調味國人味蕾的“十三香”生產車間。
聚焦農業加工“高精尖”,挑起高質量發展“金扁擔”。
春風和煦,草木蔓發。走進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一個個塊頭大、質量高、鏈條長的龍頭項目馬力全開,展現出“國際農都”駐馬店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總投資46億元的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內,連排的現代化標準廠房正加緊建設;五得利集團國內最大的面粉“超級工廠”建成投產,日處理小麥6000噸;“亞洲第一乳”伊利集團斥資近30億元,興建示范性牧場和智能化乳制品加工廠……
肩負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任務,駐馬店被省委賦予“國際農都”新的戰略定位,正借助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雙擎驅動”,朝著產業基礎高級化、鏈群發展現代化奮勇邁進。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的“如山責任”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駐馬店是產糧大市、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常年糧食總產量160億斤以上,約占全省1/7、全國1/26,不僅滿足本市日常消費,還每年外調原糧及制成品超過80億斤,為穩糧保供作出重要貢獻。
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產糧大市駐馬店必須扛起新的使命和擔當。
藏糧于地,希望在田野。駐馬店不僅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900萬畝,還持續推廣創新生態改良技術,建成945萬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160億斤糧食產能。
藏糧于技,關鍵在種業。駐馬店在“一粒種子”上持續發力,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專家陳劍平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育種專家許為鋼,開展種源和病害“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廣,推廣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目前,全市小麥良種覆蓋率達100%。
良種良方種好糧。駐馬店不斷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推廣應用“5G+智慧農業”新模式,提升農業全產業鏈信息化服務水平,掌上操作“慧”種地,稻花香里說豐年,一幅傳統與現代相融的盛景里,藏的是物阜年豐倉廩實。
腳踩厚土,身懷絕技,駐馬店抓好“地”與“技”兩大關鍵,在實現糧食生產“十八連豐”的高峰上,夯實的是豐收底氣,守住的是“大國糧倉”。
讓農加工這張“王牌”更加閃亮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近年來,駐馬店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帶動農業“接二連三”,叫響了“中國漁都”“中國牛城”“中州油庫”“芝麻王國”等“農字號”名片,讓農田里長出工業大樹。
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旺。自1998年起,駐馬店已連續24年承辦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借助中國農加工領域這一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5A級展會,駐馬店頻頻亮相國際舞臺,不斷在農加工業上蓄勢發力,走出了一條傳統農區改革發展的精彩之路。
駐馬店借助連續24年成功舉辦中國農加工投洽會東風,催生了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標準,著力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國內一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國家“三鏈同構”的示范園區和國家農業對外合作開放的重要平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到,“加快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
依托產業園平臺聚合效應,駐馬店相繼引進今麥郎、克明面業、思念食品、中花糧油等86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成功入駐,伊利、金玉鋒、萬邦物流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子興建,截至目前,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共簽約產業項目26個,合同總投資額260.5億元,形成了強大的平臺集聚效應。
在吸引國內外農加工龍頭企業入駐的同時,駐馬店加快構建“3+2+2”產業集群,即糧食、油料、肉奶精深加工“三大優勢產業集群”,調味品、食用菌“兩大特色產業集群”,飲料、休閑食品制造“兩大高成長性產業集群”。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1860家,產值突破2000億元。
完善配套,強力推進園區高標準建設。服務農產園,國際會展中心、園區招商中心、綜合檢驗中心建成投用,駐馬店海關開關運行,綜合服務中心、標準化廠房、綠色能源站建設加快推進。
今年,駐馬店將聚焦“一網、一站、一廠房、一中心、五園”建設,傾力打造中亞鐵路物流園、微生物產業園、寵物食品產業園、農業機械產業園和營養食品產業園,通過“園中園”發展模式,吸引更多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制造等領域上下游產業在園區集聚發展。
從“中原糧倉”邁向“國人廚房”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從數質提升,到吃飽吃好,以大食物觀來統籌糧食安全,“國際農都”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又要實現盤中有肉、瓶里有奶,讓人間煙火更有滋味、更有成色。
駐馬店培育出全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填補了我國肉牛育種的空白,建成國家夏南牛核心繁育基地,吸引恒都集團前來結盟聯姻,打造了買全球、賣全球的“總部經濟”。
靠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先天優勢,正陽縣、新蔡縣、上蔡縣先后引進君樂寶、花花牛、牛碩牧業,“就地取材”建起了現代化牧場和加工廠。全市奶牛存欄規模5000頭以上有4家,已成為河南省奶業大市、全國優質生豬生產基地、全國生態肉羊集散地。
從“中原糧倉”邁向“國人廚房”,豐富“世人餐桌”,駐馬店牢牢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糧袋子”“菜籃子”“肉盤子”“奶瓶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越吃越好的現實要求。
“以調整結構、優化品種、提升品質為重點,加快推進優質小麥、花生、生豬、肉牛奶牛、蔬菜、白芝麻、肉羊、食用菌、中藥材、水產品十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
“以深化‘三鏈同構、農食融合’為重點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壯大肉、面、油、乳、果蔬制品等產業集群”。
站在全面建設現代化駐馬店關鍵之年,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叫響“國際農都”品牌,駐馬店未來精彩可期。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