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人類視覺系統會對大腦“耍花招”
摘要:為了更深入理解這些深度線索對人的影響,研究人員招募了108名受試者,向他們分別展示了全尺寸鐵路場景的照片和小尺寸鐵路模型的照片。結果顯示,受試者認為,被人為模糊處理的照片中的全尺寸鐵路場景比未進行模糊處理照片中的鐵路模型要小。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英國一項新研究表明,當受到某些圖像線索干擾時,人類視覺系統會“欺騙”大腦,讓大腦難以對物體實際尺寸做出準確判斷。這一研究結果可能在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具有應用價值,例如駕駛系統、刑事司法系統如何處理目擊者的描述以及無人機瞄準等。
英國約克大學和阿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人類視覺感知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從平面視網膜圖像中建立一個周圍世界的三維立體展現。人類視覺系統雖然能夠捕捉到關于深度的豐富線索,但任何一個單獨的深度線索都不能將物體規模描述出來。例如,在二維圖像中,真實場景和按比例對該場景制作的模型顯示出來的深度線索是相同的。
為了更深入理解這些深度線索對人的影響,研究人員招募了108名受試者,向他們分別展示了全尺寸鐵路場景的照片和小尺寸鐵路模型的照片。其中,全尺寸鐵路場景的照片被研究人員進行了局部模糊處理,而小尺寸鐵路模型的照片未進行模糊處理。受試者被要求比較每張圖片,并確定哪一張反映了“真實的”全尺寸鐵路場景。結果顯示,受試者認為,被人為模糊處理的照片中的全尺寸鐵路場景比未進行模糊處理照片中的鐵路模型要小。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關注的是圖像“模糊梯度”對大腦判斷的影響,圖像“模糊梯度”可以幫助人們估計物體的實際大小。該研究表明,當受試者對物體尺寸做出強制性選擇判斷時,他們的視覺系統使用了這個線索。
論文作者之一、約克大學心理學系的丹尼爾·貝克博士解釋說,為了理解物體的實際尺寸,人類視覺系統可以將圖像中模糊的部分考慮在內,幫助大腦了解空間尺度。這項新研究表明,人們對物體大小的判斷可能會被愚弄。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