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情感

風雨相伴二十載

2025-07-17 16:07 來源: 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每天閱讀瀏覽散發著油墨清新氣息的《駐馬店日報》,關心關注著駐馬店日報社的發展,尤其喜愛閱讀副刊版上的文學作品,看到編輯老師精心編校的那么多優秀作品,想到他們也和我當年一樣勤奮努力,不禁倍感鼓舞,更堅定了注重學習積累、以求厚積薄發的信念。

馬清漪

  

圖為作者提供的剪貼材料。

盡管過去了20年,但我與《駐馬店日報》結緣的那一件件往事依然歷歷如昨,在腦海里回放。

20年前,我轉業回家鄉待安置。在部隊機關,我養成了每天閱讀《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的習慣。回到地方后,我時常佇立在路邊閱報欄前閱覽《駐馬店日報》,偶爾也寫點兒文字,聊以自娛自樂。那年年底,看到駐馬店日報社舉辦的春聯大賽,我也躍躍欲試,并獲得了獎項。等到位于市區解放大道西段駐馬店日報社領取證書和獎品那天,專刊部的曹老師接待了我。他了解了我的一些情況后,詢問:“你在部隊政治機關工作過?”我答道:“在政治機關工作時間很短,我大多時間從事軍事指揮,文學是我的業余愛好。”隨后,他向我介紹《駐馬店日報》是河南省內知名的報紙,鼓勵我嘗試寫些時評之類的文章,說完就從一疊紙上取下一張寫有他姓名、電話和電子郵箱的便箋遞給我,說:“從你撰寫春聯的情況來看,在寫作上應該是有些根底的,你平時多寫一些文章,我相信你……”

脫下軍裝,肩上卸下了擔子,從“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步履匆匆到“兩眼一閉還要提高警惕”的枕戈以待,如今回歸地方融入社會大潮,這是一個從適應到蛻變的漸進過程。曹老師那一席話語,如同暗夜里的一束溫暖亮光,照徹心靈,給予我些許慰藉。此后,我就特別留意《駐馬店日報》的版面,通覽報紙內容,潛心琢磨,搜集寫作素材。當看到報紙上登載的反映社會上一些不誠實、不守信行為和現象的報道后,我就尋找切入點,寫時評,經過一遍遍修改,一周后懷著忐忑的心情,將寫好的第一篇時評《做人要誠實守信》發送到電子郵箱,沒想到這篇文章會在《駐馬店日報》二版刊發。看到自己付出心血和汗水寫成的文字變成報紙上的鉛字,欣喜若狂,那種喜悅之情是無以言表的。后來,我多次投稿,正如人們常說的“豆腐塊”文章也一篇篇相繼見報,至此從中學時代起就萌生的文學夢想火苗被重新點燃。時至今日,我還清楚地記得2008年3月7日那天,下班回家正準備吃飯,突然接到曹老師打來電話向我約稿,他說明天是婦女節,讓我寫一篇慶祝婦女節的時評言論,文字不要太長,然后叮囑晚上9時前發給他。我很開心,爽快地答應下來。可是接下來卻作了難,我對婦女工作并不熟悉,應該從哪個角度寫呢,心中犯起了嘀咕,心里一急就有了思路。那時家里沒有電腦,我找到一家網吧,按照事先厘好的思路,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直到自己感覺滿意了,才通過電子郵箱發送給他。我知道曹老師身體有恙,沒敢打擾他,僅給他發了一個短信。他立即回復兩個字:“收到。”次日,標題為《努力優化女性成長的良好環境》的文章在《駐馬店日報》刊登了。從此,我把曹老師的信任和鼓勵作為寫作的動力,一發而不可收,幾乎把寫作當作一種精神寄托和人生樂趣。有熱愛就有動力,我在出差旅途中總隨身攜帶一個小小的記事本,每有心得感悟時都隨時記錄下來。每當結束一天忙碌工作后,我都會在書桌前夜燈下心無旁騖地學習寫作。有時來了靈感,文思泉涌,即便夜深人靜時,我也要翻身下床,開燈后潦潦草草記錄下來,第二天再進行整理,默默潛心寫作。此后,我除了寫時評言論,也寫散文隨筆和詩歌,還寫通訊和消息,文章頻頻見報,極大激發了我學習寫作的信心和勇氣。此外,我還借助《駐馬店日報》這個極好的宣傳陣地,宣傳黨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規和全市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后采編過10多個宣傳環境保護工作的專版材料,都是親赴現場拍攝照片,親自撰寫材料。在參加駐馬店日報社組織的采風和頒獎活動中,報社領導和編輯老師們當面給予我很多具體建議與鼓勵,使我學到了很多寫作知識。有了《駐馬店日報》給予我的膽量和底氣,我嘗試著向《河南日報》《中國環境報》投稿,文章也相繼見諸報端,在往后的歲月里被《中國環境報》連續6年評為宣傳工作先進個人,被省生態環境廳評為宣傳報道優秀工作者。

天有不測風云,6年前的意外疾病使我經歷了一場大手術,后來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由于積血壓迫視神經,右眼視力降到0.1以下,時至今日還時時忍受病痛折磨,但我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一天也沒有停止和忘記寫作。每天閱讀瀏覽散發著油墨清新氣息的《駐馬店日報》,關心關注著駐馬店日報社的發展,尤其喜愛閱讀副刊版上的文學作品,看到編輯老師精心編校的那么多優秀作品,想到他們也和我當年一樣勤奮努力,不禁倍感鼓舞,更堅定了注重學習積累、以求厚積薄發的信念。

20年風雨歷程,回顧我與《駐馬店日報》的那種緣分,她既是慈祥的師長,又是可以直抒胸臆、傾訴衷腸的好友,是她引導我走上崎嶇的熱愛文學之路。文學成了滋養潤澤我生命的養分,助我戰勝昔日的焦慮與浮躁,讓我得以遠離塵世喧囂,學會了隨遇而安,思想由剛強變得柔韌。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還讓我學會了為文為人之道,使心靈和精神倍感慰藉,時刻警醒自己堅實邁好人生的每一步。

如今,我時常翻開那本厚厚的資料剪貼本,那是我多年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回想當初編輯老師一句句溫暖的話語,宛若透進心靈的一束光幻化成我心中的那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火焰,令我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立德立功立言的至高境界,使我的心靈變得純凈,人生經歷不斷豐富,精神生活得到充實,思想境界得到升華。其間,雖然人生途中崎崎嶇嶇,生活道路曲曲折折,然而沿途卻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讓我的心靈變得豐盈和清醒。正是《駐馬店日報》圓了我的文學夢想。

【個人簡介】馬清漪,河南省平輿縣人,駐馬店市作家協會理事,2005年底從部隊轉業至駐馬店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在省、市級媒體發表文章300多篇。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临安市| 汉阴县| 江西省| 镇平县| 溧阳市| 定结县| 尚义县| 定南县| 莱阳市| 通榆县| 饶平县| 定结县| 嵩明县| 营口市| 都昌县| 临海市| 孙吴县| 邯郸市| 兴化市| 秀山| 亚东县| 西昌市| 蚌埠市| 莎车县| 阳朔县| 崇礼县| 麻栗坡县| 电白县| 锡林郭勒盟| 五原县| 临沂市| 门头沟区| 巴青县| 玉田县| 古田县| 崇仁县| 娄烦县| 社旗县| 大邑县|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