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
摘要:村里修了水泥路,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平房或樓房,自來水、電視寬帶通到了每家每戶,移動通訊讓每個村民都用上了手機,許多家庭都使用了液化氣罐,安裝了空調,睡上了席夢思床,有的家庭還購買了小汽車,城市用的分類垃圾桶也擺在了村道兩旁,年過60的老人還享受了養老補貼,不少人家在縣城購買了樓房。
□白國喜
38年前,高中畢業的我離開家鄉,應征入伍,參加了鐵道兵,1984年集體轉業,現在是一家央企職工。數十年彈指過去,我從一個懵懂少年到臨近花甲,盡管紅顏已逝,白發染鬢,但鄉音未改,鄉情未變,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故鄉西平。
那個生我養我的小村莊,村頭那條流淌了數百年的運糧河,曾經的校園以及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那里的一樹一木,承載了我兒時的記憶。如今,年邁的母親尚健在,兄弟們也都各自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工作。每逢節假日,對母親的思念,對兄弟的期盼,對故土的留戀,成為了心中揮之不去的鄉愁。
國慶佳節,因家中侄女出嫁,我收拾行李踏上了歸鄉的高鐵。與以前探親不同,這次回到村里,有幸看到了同族的叔叔和堂兄堂弟們。多年不見,他們大都年逾古稀,最小的堂弟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個個滿臉皺紋,飽經風霜,但久違的鄉音和宗親之情依然如故,沒有改變。
印象最深的是村子里發生的巨大變化。村里修了水泥路,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平房或樓房,自來水、電視寬帶通到了每家每戶,移動通訊讓每個村民都用上了手機,許多家庭都使用了液化氣罐,安裝了空調,睡上了席夢思床,有的家庭還購買了小汽車,城市用的分類垃圾桶也擺在了村道兩旁,年過60的老人還享受了養老補貼,不少人家在縣城購買了樓房。村民通過打工經商承包土地等實現了勞動致富,新農村建設幫助村民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和城里的差距越來越小。
和老師同學歡聚一堂,聊高中時光,聊工作生活,聊彼此現狀,談笑風生,無拘無束。歷史老師趙明運今年已81歲高齡,精神矍鑠,聲音洪亮,思維清晰,步履穩健。體育老師夏富海當年高大帥氣,現在也70歲了,身板依然硬朗,耳聰目明,身體非常好。兩位老師和學生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一同回憶過去,好像回到了校園時代。
短短幾天的假期很快結束,所見所聞,令人感慨萬千。黨的富民政策給故鄉帶來的經濟繁榮與滄桑巨變有目共睹,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任憑日月輪回歲月流逝,這濃濃的鄉情,將永遠沉淀在我的心底伴隨我的一生。
責任編輯:xumingxia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